財團法人人人體重管理基金會

練習觀照自己身心靈 抵抗疫情焦慮憂鬱

Jul 27 ,2022

       COVID-19疫情來襲,在這兩年內讓生活起了劇烈變化,不僅僅是擔心自己是否罹病,工作、學業、休閒娛樂、經濟體系都面臨巨大重整,空氣中瀰漫焦慮與不安,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變動,都需要重新適應與學習。

 

新冠疫情期間 憂鬱人口攀升

       國外期刊兩篇系統性回顧文章也分別指出,在COVID-19疫情之下,有高達27.3%的一般民眾出現焦慮症狀,而有21.4%出現臨床上顯著憂鬱症狀。常見焦慮症狀分為兩個層面,身體感覺異常,出現心悸、冒汗、容易疲倦,肌肉緊繃,失眠;心理層面感到緊張或害怕、煩躁,也可能因此而影響到專注度與學習。

       此外,焦慮症也常伴隨自律神經失調、交感神經過度活化,造成心跳加快、呼吸不順覺得喘、頭痛、腸胃不適等症狀,對於外界的刺激格外敏感。

 

憂鬱情緒低落 影響工作學業

      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郭彥君說,憂鬱的時候,除了主觀感受到情緒低落、覺得沮喪和無望之外,常會感覺記憶力變差(實際上是注意力難以集中)、容易疲倦,失眠等現象;症狀嚴重時,會影響到工作或學業的表現,好像變了一個人,跟平時的個性和表現不同。

 

照顧自己心情 健康平衡生活

       郭彥君醫師建議,照護好自己的心情,可以嘗試聽聽音樂、深呼吸五個回合,讓神經系統放鬆下來;寫日記或塗鴉,提供和自己對話的時光,覺察與紀錄自己的心情與身體狀況。若在家或公司仍覺得煩躁,不妨轉換空間,出去走走或接近大自然。如果有適合的朋友,不妨拿起電話聊一聊。

       而在此期間,建立起運動習慣,像是瑜伽、游泳、慢跑等,除促進身體健康外,對心情也有提升的效果。